新闻中心
随着人民法院开始实行立案登记制度以来,“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已经成为每个法院的工作指导方针,如何对日益增多的纸质诉讼材料及案件文书材料进行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成了智慧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沈河区人民法院建设的案件材料智能流转平台,通过对每份案件材料进行二维码标识,实现对案件各环节材料登记、投递、签收流转等信息的全程跟踪;可查找材料当前位置、查询流转记录;对材料流转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生成相关报表,有效提升纸质材料流转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对外提高了法院对当事人便民服务的水平,对内提高了法官的办案效率。
当事人文书送达自助平台
送达是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开”的重要部分,“送达难”问题长期存在,已经成为制约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个瓶颈问题。
沈河区人民法院总结多年送达经验,在诉讼服务中心一楼开辟独立空间设置文书送达自助平台,可以为当事人提供24小时便民服务,最大限度的方便有意愿自行领取法院判决或其他文书的当事人,提升了文书送达效率。
案件材料智能枢纽平台
目前沈河法院当事人提交的立案材料和补充材料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人与人手递手”的流转模式,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也长期困扰着相关工作人员。如:案件材料未电子化不便于查询;漏送材料无法及时发现,责任难以定位;对整体材料收转数量、时效性等数据依赖手工统计,耗时费力等问题。
沈河法院为了避免目前人工流转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采用了案件材料智能枢纽平台来搭建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完成立案材料及补充材料流转的桥梁。
采用案件材料智能枢纽平台进行材料投递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 唯一标识,每份案件材料生成唯一二维码标识,流转过程全程记录流转信息;
2. 专人专用,通过投口检测等机制提高当事人提交案件材料的安全与保密性;
3. 感受直观,平台可以辨别和记录当事人投递文件数量;
4. 简单高效,便于法官或办事员一次取走所有案件材料;
5. 职责分明,案件材料流转过程全程留痕,全程可追溯;
6. 实时通知,通过即时消息协作系统可以实时通知法官;
7.统计分析,平台可以以法官或部门为单位按年、季、月生成相关统计图表。
案件材料流转平台
案件材料流转平台是送达组用于临时存放当事人超时未取文书的自助平台,该平台不仅实现了对送达组文书的集中存放、统一管理,还可以完成对每天送达任务、实际送达情况等信息的记录,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卷宗流转平台
针对给上级法院的上诉卷、一审卷以及法院内部不同庭室、部门间的卷宗流转,沈河法院也将这部分材料纳入到了案件材料智能流转平台中。卷宗流转平台可实现材料在各流转节点的自动记录,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通知下一流转节点及时取件;可记录各流转节点的滞留时间超时及时提醒;有效提高材料流转效率,真正实现了全院纸质文件的全流程记录和可追溯。
案件材料智能流转平台的建设是沈河区人民法院强化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智能法院、落实司法为民的又一项主要举措,不仅提高了法官办案工作效率,更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的诉讼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法院对人民群众诉讼服务的响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