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周强在第十三次上合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上作专题发言。孙若丰摄
周强指出,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审判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建设智慧法院是确保司法公开透明、公正高效,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法院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智慧法院,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时代审判运行新模式,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周强介绍,中国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大力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以阳光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法院初步形成。一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实现司法公开,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司法公开覆盖法院工作全领域,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和智能化服务。二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执行手段的根本性变革,为执行工作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三是依托海量审判资源提供司法大数据服务,建成覆盖四级法院的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全面反映全国法院审判态势、案件质效和改革进展,为司法统计、司法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司法大数据服务,为法官提供类案参考和量型规范化支持,促进严格公正司法,服务社会治理。四是强化审判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成果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为法官和当事人提供便捷、智能、精准的服务,促进了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五是充分发挥司法在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设立互联网法院,探索涉互联网案件审理新模式,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和涉互联网案件依法处理作出有益探索。
周强表示,中国法院将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之路,在智慧法院初步形成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审判运行模式,建立健全符合时代要求的执行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质效、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司法能力,把智慧法院推向全面建设新格局,实现诉讼制度体系在信息时代的跨越发展。中国法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既致力于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也致力于为世界法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探索经验,希望同与会各国相互学习,加强合作,共同提升司法信息化和网络空间法治化水平,促进世界法治文明发展。
记者:乔文心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